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24的文章

我們需要一些期待,方能把生活給構築起來

      這周是給自己放假的一周,因為暑假回高雄只剩這次與8月初的探頭。雖說如此,到周末的尾聲卻有些焦慮,不知是即將收假的緣故,還是過得太過放縱的回彈,抑或看到暑修微積分的警語所生的害怕。又想找點「有意義的事」來做;又想要把握最後的假期,每每都會有這樣的擺盪。     結果發現是星期六了該寫周記了。 -     在放假的日子,基本上是畫畫、Minecraft、galgame、還有排行程填充了大部分的時間,腳廢了於是運動只能pass,偶而看看動畫或進廚房重新熟習手感。因為打定主意要花費心力的事情等回台北再說,所以事情幾乎都是自己當下想做的東西——自由,過去的自己會這樣說——也確實過的挺舒適的。一直以來的人生哲學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慢慢的累積快樂,不需要大起,因為會有大落的風險。但實際過上這樣的生活,卻有些不自覺,好像呼吸到自由的空氣後就覺得理所當然似的,成為了日常的一部。在每一天推進自己心情的反而是非日常的事物,比方說要配眼鏡了。口口聲聲說著「真沒辦法」但心裡其實期待著,當然戴上眼鏡後也沒出現甚麼魔術般的變化,反而是更多的不習慣;連駕照要體檢這種無謂的小事也成為等待明天的理由。自己或許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了行程表的一部分,交織在身體的組織之間,需要用待辦事項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倒也不是回到閒閒無事下的不知所措,但到了今天確實有些膩了的感覺。所以當想起還需要打周記時是有點開心的,覺得原來是忘掉這個,也剛好換換口味。結果卻發現連周記的構思都有困難。      換上新眼鏡,步調慢下來後,很多時間在朝著不知何處對焦、發呆。腦袋不知是抗議還是無力,無法處理眼前接收到的訊息。意識清楚知道自己在放空,卻沒有想把自己拉回來現實的意思;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戴上眼鏡之後意外地對現在有些邋遢的面容感到不悅,但也不至於焦慮。     前幾天仁武開了一家新泳池,跟爸媽聊到很久沒游泳,所以決定明天久違的游一會兒。給生活也是加上一個預定。 -     後錄:把周記寫的這麼零碎也算是第一次,甚至連結尾都不知道怎麼結。不過未來看應該會蠻有意思的,先這樣吧。

通勤與旅行的距離

      小時候很喜歡搭捷運和公車,因為只有在離開平時生活圈,以悠閒的速率旅行時,才會搭上這個從自家時空幅散的工具。     但當上高中後,當捷運成為日常後,非日常感的興奮逐漸褪下外衣,成為了通勤的一部分。 -     在決定要騎機車北高後,心情上是期待的。在前一天準備行李的時候,想像的旅程是兩天一夜的出遊,過去環島時就想著,如果可以一路與各縣市的朋友碰頭那該有多好,這次終於有機會實現。而以為比起用單車,能夠摻入更多自己感興趣的景點。 地圖上標上了不少圖釘,沒有踩死某一條省道,而是隨著Google建議的路徑走到各種鄉間,那種平時無法到達的地方。 到桃園神社之時還是如此。     出發時間比預想中晚了一些,電池比預計的快乾了些。貪心的心想要走訪每一個縣市,無情的雨很快就將其澆熄。與泥糕約了13:00的飯局,看著被雨水沖刷的儀表板顯示著電量警告,想著自己出發前還是太過樂觀了,也預示了接下來每一個赴約都將遲到的節奏。漸漸的,旅程的意義,轉變成了盡量準時出現在下一個場所。      謝謝那些願意等我的朋友。 -     在雨後天晴的山區出現了彩虹,空氣維持著舒適的溫度。      但那是這趟旅程中最後一次感到騎行的快樂。      在進到台中市區前差點 盹龜到出事後,騎車變成需要異常謹慎與細心規劃的事情。腳的傷讓騎乘結束後的遊憩也顯得困難,第二天的早上不得不拜託蔡頭載我到市區,一方面是腳痛,但也有不希望繼續耗電的私心,非常抱歉。     於是第二天的騎乘已經幾乎成為了單純的移動,不帶旅途的歡快。機車的移動對我來說太快,來不及捕捉每一個美的剎那;而騎車又太過需要專注,在大車的省道上不得不全神貫注,對於眼角溜過的畫面也無從留意;筆直的道路顯得輕鬆,但卻必須不斷自言自語以免又再次進入夢鄉。在安全帽內自己的聲音,電台廣播似的,在從宜梧到台南的無盡的濱海公路上,竊竊私語的自娛自樂。 -     經過一個非日常的翻滾,回到家後,真正有了暑假開始的感覺。      但要說騎機車北高怎麼樣?並不推薦。

夜空氣,曙光與月

      在考完期末考的當下,說著要通霄玩的群組訊息成為現實。 -    考試期間討論了數次,關於考完之後的夜晚要怎麼遊玩,說著KTV人不夠或是E7煙味太重之類的,最後在考完的下午,與洪在河濱打羽毛球的時候,順手借了微學開——想不到這麼臨時還可以借到,果然考完試後沒有人留念於學校——於是就變成了大學的小圈圈在微學開幫七魚慶生的節奏。吃蛋糕、喝酒、打拉密之類,普通的大學戲畫,現在打起來卻有種青春的韻味。     以前的自己大概會在七魚撐不住回宿舍時,就會順路溜回去睡覺了,但不知是已經確定了這樣的預定,或是單純的想要繼續玩樂,無論如何回到了只剩三個人的微學開。剩下的行程幾乎就是播歌唱歌,偶爾洪開心就跳個舞,以所謂「效率」的角度來看,實在是沒什麼必要的行程,但在半夜過了好幾個小時,卻沒有實際花費掉這些時間的感受。再一次,如果是以前的自己應該會感慨考前孜孜矻矻的精算一分一秒,考完之後卻可以這樣揮霍大把時間。但實際上,這次的考試卻沒有以前那樣把自己逼到極限的感覺(自大二以後,漸漸的,不再那麼緊迫)。在半夜2點有餘的社科院吹著口哨,漆黑的教室下的回音有些悚然,但平靜的開心,無波瀾的接受了。      無論如何,在微學開過著沒什麼特殊的行程也沒有感到無聊,就這樣緩緩的晃到了天色漸漸光。      第一次從夜裡待到了出門時有些微光。時差感讓一天的感覺被延長、被融合。但是非常喜歡清晨那種城市尚未甦醒而光漸漸地灑下的時刻,讓我聯想出國一早的飛機,那樣的期待感,與脫離日常的自由。     在早上5點的永和豆漿 ,去年的暑假,也是從永豆開始,不過當時是一群人,在半夜。      和洪說著沒有什麼暑假開始的感覺,好像吃完這頓早餐還要回社科院上課的樣子;也沒有大學已經過了一半的真實感(對於預計要延畢的我們而言,或許還真的是如此)。      想著衣服還沒晾乾,報告還沒做,眼皮也漸漸的沉重。 -     原本還想說自己是不是漸漸的被成為E人,但今天到台日的期末聚會還是回到了原型。     雖然說原本就只是衝著超值的酒水過去,但果然在沒有熟人的酒會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