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一些期待,方能把生活給構築起來
這周是給自己放假的一周,因為暑假回高雄只剩這次與8月初的探頭。雖說如此,到周末的尾聲卻有些焦慮,不知是即將收假的緣故,還是過得太過放縱的回彈,抑或看到暑修微積分的警語所生的害怕。又想找點「有意義的事」來做;又想要把握最後的假期,每每都會有這樣的擺盪。
結果發現是星期六了該寫周記了。
-
在放假的日子,基本上是畫畫、Minecraft、galgame、還有排行程填充了大部分的時間,腳廢了於是運動只能pass,偶而看看動畫或進廚房重新熟習手感。因為打定主意要花費心力的事情等回台北再說,所以事情幾乎都是自己當下想做的東西——自由,過去的自己會這樣說——也確實過的挺舒適的。一直以來的人生哲學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慢慢的累積快樂,不需要大起,因為會有大落的風險。但實際過上這樣的生活,卻有些不自覺,好像呼吸到自由的空氣後就覺得理所當然似的,成為了日常的一部。在每一天推進自己心情的反而是非日常的事物,比方說要配眼鏡了。口口聲聲說著「真沒辦法」但心裡其實期待著,當然戴上眼鏡後也沒出現甚麼魔術般的變化,反而是更多的不習慣;連駕照要體檢這種無謂的小事也成為等待明天的理由。自己或許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了行程表的一部分,交織在身體的組織之間,需要用待辦事項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倒也不是回到閒閒無事下的不知所措,但到了今天確實有些膩了的感覺。所以當想起還需要打周記時是有點開心的,覺得原來是忘掉這個,也剛好換換口味。結果卻發現連周記的構思都有困難。
換上新眼鏡,步調慢下來後,很多時間在朝著不知何處對焦、發呆。腦袋不知是抗議還是無力,無法處理眼前接收到的訊息。意識清楚知道自己在放空,卻沒有想把自己拉回來現實的意思;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戴上眼鏡之後意外地對現在有些邋遢的面容感到不悅,但也不至於焦慮。
前幾天仁武開了一家新泳池,跟爸媽聊到很久沒游泳,所以決定明天久違的游一會兒。給生活也是加上一個預定。
-
後錄:把周記寫的這麼零碎也算是第一次,甚至連結尾都不知道怎麼結。不過未來看應該會蠻有意思的,先這樣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