はたちの誓い X タイムカプセル:生涯
這篇算是試閱篇,其他的主題已經各自寄出給收件人了~ - 關於未來:要走去哪裡 自己是個習慣凡事有個計劃的人,可以的話能有個人生藍圖就好了。 目前為止,一路跟著放好的路標走,但夢想是什麼? 卻總是回答不出來。 因此有些羨慕那些有夢想的人。 所以想透過這個機會打打草稿,從自己比較擅長的,下一步的決定開始。 - 現在,下一個想努力的目標:考東大 說明:寫作東大,其實就是想來日本讀研,往下一階段鋪路。以個人興趣來說,會想往東アジア研究發展,但務實一點考量果然還是公共政策或政治學吧(日本有東亞研究的大學院實在不多嗎)。目標是東大或京大,一路排到早慶畫線(→考慮要不要在台灣念就好) why: 有計畫,也有衝動。 理性上,從小被父親灌輸「之後工作一定要離開台灣」,人生道路上好像就一直有這麼一個目標;從學費而言,儘管歐美的學術威望不容置疑,但高高的金磚門檻大概不工作個幾年是沒機會;而學了點地緣政治之後,更覺得台灣是不能待的地方,不是台海必定一戰只是風險高過我的承受範圍(然後居然還在持續上升)。為了不要每次看到新聞都焦慮,決定開潤。美國作為大手也是夢想之一,但除了可能的下滑以外還有國內的魔幻寫實;而日本在(地緣)政治上就像一張牛皮股,可以閉著眼不看盤,唯一的問題是可能讓我的專業就業困難。 BTW 比較政治上新加坡可能是另一個地緣/政府體制上蠻適合移居的選項(?) 心情層面,一言以蔽之「想住在電車可以到吉祥寺的地方」。因為上面的理由,對台灣其實沒有什麼認同感。某種程度上,對日本文化的浸泡可能高過台灣文化(如果存在的話)。是個阿宅,對青春與夢想的想像建構在動畫的世界裡;聽的音樂,喜歡的繪師,想去的地方,種種興趣的加值幾乎與這塊土地綁在了一起。第一次到日本生活的感覺,是感覺與台灣沒有差很多,稍微不同的是,這裡多了些晴朗的空氣,多了些我有興趣的東西,以及在櫻木銀杏下用自己步調探索這些事物的生活。謝說「日本就是台灣的pro max版」,其實心裡是同意的。「日本適合旅遊,不適合生活」,或許是這樣,或許我還活在交換的泡泡裡,用著不是自己的錢與不成比例的青春時間,在這裡活著自己快樂的樣子。但還是想試試看,努力看看,看看自己能不能在未來延長現在的生活,看看自己能不能在這裡找到PERFECT DAYS。 那麼怎麼辦勒 語言力(*本項與"語言力"的主題連動) 學術力:試試看大專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