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隨筆錄。
自大與贖罪
信步跨出月台,走出車站,扯掉口罩。
日復一日的習慣
倦怠
通學路上,十分鐘的路程,同為從車站出走的人類,帶著的已寥寥無幾——大家都是同類。
鄰近段考,放學的路上,「欸,周五下午假要不要去咖啡廳讀書」「好啊」
走進車廂
+0
+0
+0
「…觀光局推出秋冬旅遊專案…」 「台灣篩檢量能是否充足?快篩試劑是否列 入物資…」
+0
+0
「…演唱會將如期舉行…」 「印度失守?選舉與宗教慶大規模群 聚…」
+0
「…讚台灣為亞洲第一防疫模範生」 「亞抗疫國家普遍疫苗施打率低…」
+185
碰
爆炸
過去好漂亮
「看好了世界,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在兩週內解除第三級。」
通學路上,已不敢拿下——後知後覺的小心翼翼——「台灣人之的太鬆懈了,之前還搞 甚麼活動,真是可笑」「…」
進教室,疾呼沒戴上口罩的同學。是面對悔恨的補償?還是馬後炮的做作?不知道,但 也只能這樣。
回家,現實動態。 他的錯 你的錯 機組員 萬華 獅子會 阿公店 全部都錯錯錯
你的問題 我沒問題 他的問題 看不到 看不到 不想要知道
你你你 確診
你你你 破口
不
其實大家都一樣——都是同類 同在猖狂的地獄中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