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作練型 北1 號:理想的房間
房間一直是個相當個人而具有私密性的空間,提供了一個身心靈安適的空間,也展演了一個人的心靈狀態。
我不希望有一個大房間,因為我無法負擔其重量。如果從功利的角度,房價、掃除固然是一層考量,但究其本質,其實是一句:不需要。試想一個百坪大的屋舍,自然可以將其置成一座藏書閣,或闢一畝花園,但論及真正起居的空間,還是那七坪左右的一隅。於是對我來說,無論那亭台樓閣如何的每,它依然是身外的,不屬於我的房間,欲取輸入書院罷,欲賞梅入山林罷,何必將世界鎖於大院之中?
比起床,我更喜臥於木地板或榻榻米,因為想保有更開闊的空間。從務實的角度,床佔下的空間確實傷人腦筋,但我更想要的其實是保有心靈上的有閒。鋪上被褥可成臥房,置上椅凳可招待來客。隨時推移,在保有彈性下接受變化,反而能更加安適於其中。
但不可否認的,我依然想留下一張桌。桌是支撐運作的一個基石,用餐就在桌上放下一對箸,讀冊則安上一盞燈。但更重要的是,桌是自我向外的一個平台,朋友來訪,或備茶水於桌上談天,或尋桌遊同樂。桌是避免將自己鎖於深閨中的一個平台。
總歸來說,整頓房間其實是對「心」安放位置的思索,透過具體物象的挪動,調整至自己心靈最理想的狀態。每個人的心之所向不同,自然會有無數不同的可能與個性,而我所期望的,便是能將自己無顧慮的投入其中,以自己最適宜的狀態安存,最後或許可以總歸於一句:順其心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