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周練:怎麼玩?
這周是個連假,我卻對其有些拿捏不定。
大學的生活在體感上過得很快,事情緊湊的接在一起,好像是我所願的奔馳感,卻無法斷定是否是我所期望的方向。
問了周遭的人,許多人都打算放假就好好休息,但我卻猶豫著。開學後一路到現在,自己想要一個好好的休息,但回頭看走過的路,又好像不能說自己有好好的認真,一直以來對自己努力的定義,使得現在沒有使力的施力點。當一切的價值都是自己選擇的時候,工作與休閒便混濁起來,無法在DC上準確地掛上燈號。
為了說明忘記如何玩是個什麼樣的情況,先以一個開學的小發現銜接。在剛踏入校園的幾周,正處在探索新世界的興奮感與逐漸熟悉的日常感之間,在公館周遭遊蕩的途中發現了熟悉的金石堂,自然就會進去走個幾圈。當站在日本小說的書櫃前,看著有日系插畫風面的小說,卻完全沒有興趣去翻開時,心中油然一種強烈的失落與喟嘆。大概在國中時開始接納自己對ACG的嗜好(是的,當時的社會環境對於這樣的興趣是需要先有心態上的接納的),當時看這樣的書會毫不猶豫地翻閱,當時非常明白自己並沒有對文字的敏銳度與文學上的判斷力,自己會想要看這樣的書大程度是被封面所吸引,視覺的考量,讓當時的我比起夏目漱石、宮澤賢治等名家,更期待封面有二次元美少女的小說。其實當時就很明白這樣的狀況,對於自己的讀本判斷有些不齒,也有些害怕此等選擇會將我導向庸俗的品味,因此或多或少有所排斥。就算如此,看到書時的興喜雀躍,套上濾鏡後閱讀的某種滿足感,依然是真實的。幾年之後,隨著閱讀量開始增加、身邊開始出現文學社的朋友等等因素,自己稍微有了一些文學上的鑑別力,開始比較廣泛的閱讀各類名著,對前面所提的書類興趣也漸漸降低。原先覺得這樣的轉變挺不錯的,是自己眼光更利、眼界變廣、能力增長的象徵。既然如此,為何會杵在書前不能自已?就我自己的解讀,是因為找不回最原初的悸動了。看些名家經典,就經驗主義的普遍通則來說,再混點功利主義而言,應該是要比看一開始的小說更有價值。但對我來說,這就不是最純粹的興趣了,因此,無法打從心底,純真的期待著。就這件事而言,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當"眼"已經打開,就無法像孩子一樣以最純真的心擁抱。追求成長,而伴隨著失落,好像成長到某個階段,就得要放棄"小孩子的"興趣,成為"大人"。
這樣的一個小感觸,其實只是想講一個問題:怎麼玩?
升學主義下對於學生這個身分而言,價值(某種程度上可謂意義,但在本文會更貼近價值一些)建立在讀書、考試上,因此可以明確的割裂出現在的時間精力是花在努力抑或休閒上:所做的事情對分數是否有意義。讀書也可以很有趣,但我終究不會把讀書當休閒,也不會把休閒當成學生的價值來源,因此可以很明確地說,自己正在努力,還是正在休息。
這個情況對於高中生有所改變,隨著教育典範的變遷與年齡增長,高中生的價值來源已經不完全是升學主義(至少,就明星高中而言),以我自己的話來說,我覺得高中生的價值來源是一種"電度"。把書讀好,考試考好固然是一種電,但不僅此,參加科展是一種電、去讀很難的書是一種電、或是辦一個成發也是一種電。"電"衡量很大程度取決於同儕、媒體、或教育範本的塑造,電來自於周遭乃至自己如何衡量自己"有多電",促使價值的產生與行為方向的決定。
所以,這樣的轉變對於怎麼玩有何影響?對我來說,是休閒不再單純。很用力的讀書對我來說還是可以"很電",但休閒可以有很多種,看YT是種休閒,但看的是否是中文就有電的差別;看小說可以是休閒,但看的是《紅樓夢》還是《無職轉生》就有差別。不純的休閒不見得就會有比較少樂趣,但這之中會有比較多成分是成就感。在這裡,兩者的界線開始模糊,但還是可以抓出軸心,或說兩邊光譜的極端,因此不至於失重。
但大學不是這麼回是。升學主義在大學基本上已經是終局了,但電的框架似乎還隱隱然在運作,而面向又更廣了,讀書、社交、愛情……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列出不同的"電神"ideal type,於是乎,價值的奠定扁平化,沒有一個明確的極化。另一方面,達成價值的手段也逐漸多元,以我自己而言,讀書仍然是我重要的價值,但是是要讀教科書嗎?還是讀學門的相關讀本?抑或者看網路上的資源?隨著評價系統權威的扁平與多樣化,手段的正當/正統性也突破原先的侷限,因此休閒的手段也可以是價值的來源,"怎麼玩"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這樣的情形,往好的想是原先的休閒手段變成了工作的價值來源,但另一方面,休息的時候也分不清是否在工作,在這個情形下,比較純的興趣(換言之,比較沒有"價值"的)幾乎被排擠掉,而我甚至不知道是否該對此感到憂傷。所以就如開頭所說,大學很忙,但我無法確定是忙著"努力",還是忙著"玩",而不知道"怎麼玩'的情形下,我甚至無法確定自己是否在瞎忙。
以此而言,"要甚麼"與"怎麼做"這兩個提問應該可以幫助我解決這個煩惱,但這兩個依舊是需要慢慢思考的問題。希望我能有所解答(按編:發出對存在主義的怒氣)。
p.s.在客運上搖搖晃晃地打完這篇,思緒也搖搖晃晃,希望不要暈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