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周練:總覺得被罵了

     每次都想換個主題寫寫,每次都寫些關於努力之云云,總覺得聽多了爾多還是會生繭,會煩的吧。至少我自己想,尤其是要想成一篇反思的文章,總覺得怪擾人的。但說來說去,自己煩心的事情總繞著這些打轉,或許早已把這些標籤當成了身分套件,現在才會這麼執著也說不定。

    總之,試著在原本想說的之外,再延伸些東西。

    前些日子說要認真了,但時間安排上似乎沒有多大的改變,或許是對大學事務比較熟悉了,所以一樣的工作量可以做得比較快;或許是期末大爆炸的暴風雨前寧靜;又或許是單純比較晚睡了,總而言之,晚上大概有1~1.5小時可以玩電腦(最近因為之前一位朋友入坑,所以比較喜歡玩電腦,但打稿的當下已經有點膩了,他也沒怎麼上線),算是定規則說11.前離開自習室,由於不像以前事先訂任務再排時間,大學書怎麼樣都讀不完的清況,反而可以11.說收就收(反正讀不完)。如果回來洗完澡還有點早(11:30之類的?),還會出自某種罪惡感拖到12.才玩。背景先交代這樣。

    大概是週二的時候吧,室友似乎是在趕結報甚麼的,看起來挺肝的。他準備要睡的時候,我正在玩電腦,於是他說了句:「你看起來挺閒的嘛」。我明白這不帶惡意(at least我先這樣假定),但在聽到的當下,非常的沮喪,對自己。過去——至少是開始把"認真"當自己的標籤之後——非常討厭有人說我不認真,而我自己也有自信可以拿出證明說:看阿,我已經盡我最大程度認真了,配上一些可以炫耀的成就,基本上就不會有人這麼說了(至少,我不會聽到)。但在那個當下,我還真不知道我到底算不算很閒。
    自己完全明白,如果是課業上要認真,自己可以瘋狗到甚麼程度。但另一方面,又覺得那樣的型態並不是非常好,尤其是已經到了大學,書呆子的行為模式到底可不可行,已經在心裡考量了好幾圈。但在玩得當下,對於上周心裡打定"要認真了"又很難辭其咎。說到底,自己依舊是個很在意別人評價的人——尤其經過好幾年沒有被指謫——甚至比以前還要更敏感,想要繼續維持"認真"這樣一個標籤,卻不知道該做甚麼、做到甚麼程度。

    另一件事情,可以說八竿子打不著。

    上課的時候點名某某某出來找老師,總是下意識地覺得要被罵了。國小(國中似乎也會)的時候總是會有些小屁孩行徑,而老師總是不留情面的罵爆。N年之後看到社會學文本說:「精神病患不被當作完整的人,被像小孩一樣對待」,當時的教授請我們想一下小時候被罵的經歷,再想像會不會有人這樣罵一個成年人,或者,現在的自己。突然驚覺怎麼可能有人這樣罵,自己怎麼能被這樣罵(對,直到現在我還是在某種意義上覺得自己會被這樣罵,不知道算不算陰影?雖然大概率是冒用詞彙),於是想到底是甚麼階段開始自己被當作成人對待,而在過去被當小孩罵得自己,與現在的自己到你有甚麼差別,或者,當初不這麼罵可不可以。總之,每次像這樣的點名叫人去找老師,都會下意識覺得是被叫去訓話。

    以上兩件事情,都總覺得被罵了。



ps.這次第一次跟單車社的私揪,強度完全不一樣,居然可以半天烏來來回,真的是被社課養慣了,以為自己體力還行。不過還真幸好羅馬公路取消了,不然這樣不自量力大概率是要被屠殺 eeeeee。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東京喧囂旅 JP.003

落地五秒即戰鬥

ひとりぼっち東京,明日も憂、燦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