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分攝取,附加套餐清單

 一周完整的年假。


正式的宣告放假後,到沒有想像中的空虛焦躁。任憑腦袋漫遊,沒有計畫的,決定自己待辦事項,唯一的依據是年節前的大致想望——就如同每次放假前,總會定下些放假後想做的事情——算上種簡單的新年期許。

通常這類清單若不落實為行事曆,往往會一拖再拖,成為電腦記憶體中的古蹟,待假期結束才赫然想起這般存在。原以為這次大概也是如此,會在電玩、動畫等唾手可得的消遣中飄過這年節,經過上周的放假宣言,倒也不全然反對這樣的安排。或許是心性已經成形,當電腦玩超過一段時間後,心裡總是有個聲音說:「差不多該停了,今天的分夠多了」,換作是過去,就算有這樣的聲音,大概也會繼續癱在座椅上,結束也有某種程度的戒斷症狀。但最近卻很自然的:阿,是時候了。就停手換些活動。雖稱不上心靈逐漸成熟云云,比較像身體從過去提取了些經驗。這些隨手可得的娛樂,大概就同廉價的糖,簡易,無須思考,入口即有甜味,且屢試不爽,誘發著大腦繼續吞食下一顆。但這些糖終究是負擔,仍然會膩,麻煩的是就算身體發出訊號,以膩感試圖停手,大腦還是多抓了幾顆,漫無目的地刷YT廢片、硬是多看了幾集連續劇等等,口中殘有甜味,情不自禁就會想延續些享樂。最後關上糖蓋子,只存化學藥劑的乾澀和滿腹的臃腫,空虛與疲倦將吞噬身心。過去吃了不少這樣的苦頭,大概就同現在不會再毫

無節制的攝取一樣,對於這類消遣或多少有能力已較為自然的方式節制。道家觀念在有些意外的地方得到體現。

往下大致說說有那些清單成功地成為替代活動。


無法企及之高度

雖然沒練習素描,倒是跑去跟弟弟借來了繪圖板,把去年暑假剩下的速寫習題拿出來玩玩。不得不說,練習本身頗是乏味,尤其手感不好時,怎麼打底都是歪的,叫人煩躁而想棄筆偷閒去。練習本身的樂趣在於完成後的成就感,感覺就像打副本練經驗,打副本本身已經重複至無可生趣的地步,但看經驗值堆積起的升級,畫本身的完成,還是令人滿足。

但作為興趣,某些領域總有感到無法企期的瞬間。好比說在Minecraft蓋建築是我國中時很喜歡的活動,就算建築本身並不起眼,看到一磚一瓦逐漸樹立的過程很是有不少成就感。但當意識到hypical伺服器,裡面每一張地圖其實都是大神等級的作品,但在遊玩本身卻完全不會特別留意。想到自己大概此生無法達到那樣的技術,卻只是整個伺服器的一小部分,真有種存在主義式的感傷。


穿梭油煙之間

一直以來認為自己是個跟生活技能無緣的人,沒想到開始練習起了做飯。

原本仗著頗長的寒假,煮飯本身算是一人在外不可多得的技能,又被《舞伎家的料理人》的料理烹煮療癒到,便隨口跟父母說下次煮飯時可以在旁邊幫忙順便學學,料不到年菜的備置竟就算上了我一份。沒想到這個練習意外的迅速,初三已經可以獨立燒出一桌還算湊合的飯菜,這項領域的蜜月期真讓人欣慰。雖說我本質的嚮往是露營車裡,細火慢箋、鮭魚淺油鐵鍋中滋滋響作的韻味來著。


風打竹

最後想當然耳是單車了。

排開固定行程東照山不說(雖然夕映下的廟宇也是別具抒情),阿公店水庫一行又是一場回味童年的行程。兒時大略是一家出遊,小一點是車上載兩台小腳踏車,等長到能踏上成人車的踏板就直接騎水庫附近的City bike。沿著水庫的自行車道,以不快的速度領略湖光。

這次歸來,有幾番感慨。家人漸遠了,往後大概是不會再有一家人遊湖的興味。適逢年節,不少家庭、情侶結伴而行,在湖畔逶迤前行,或笑、或談、或靜聲並肩。經過人群時聽見旅伴間相互提醒:「小心腳踏車」,有點懷念的聲音,打成文字卻有些過於黏稠。

水庫有兩座吊橋,雖說屬於自行車道的一部份,還是選擇下車慢慢牽行。隨太陽推移西行,第一座橋的波光粼粼,到第二座橋已只存水波盪漾,加上谷口喧囂的風切,肌肉不自覺的顫動,還是太過單薄了。穿入箭竹林,氣溫又探向低處,坡起坡降,在小山丘間滑行、變速、踩踏,噼咑噼咑,風穿過竹節間的縫隙,竹葉交織相互拍打。不同於樹葉窸窣柔軟而細長,竹聲更加的堅硬,定風即止,在涼亭稍作休息時,看竹葉枯化成黃褐色,留下乾固硬化的平行纖維,隨風落,硬質的著地。

父親喜歡竹林勝過樹林,而聽風打竹,我略有同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東京喧囂旅 JP.003

新地方,老話題

はたちの誓い X タイムカプセル (20歲的誓言 X 時空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