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導致誤判
本周的主題很簡單,是一連串當初做決策時考量的點,與最後的情況大相徑庭的事件。并不是所有的決定都是這周發生的,但結果正在一一體現。
大一劇可謂目前最後悔的決定。我十分自知自己並非表演型人格的那塊(不知道這個專有名詞是否可以這樣用,總之就是相關的意思),因此對大一劇的消息並沒有特別關注。之所以會加入,主要是因為同學報名時拉我,而我當時一方面對人脈建立有些焦慮,畢竟絕大多數系上的活動我都沒參與,甚至到現在也還沒認識全部的同學;另一方面,又對後台有莫名的想像,好像能在幕後默默主導全場。基於這樣的理由,在學期末報了這東西。沉寂了整個寒假,這個學期我幾乎沒有動機想要做社交擴展(大概是大學的社交舒適圈已經漸漸形成),另一方面,下學期系上的活動也不少,之夜可以說是其中我興趣最低的。而對於這個工作,當初我的預設是:不管怎樣,避免當工人。結果可謂矛盾,首先因為對戲劇活動本身就沒有很興趣,因此就不想承擔太多loading,沒有接編劇導演(大概也沒有能力),演員則是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要加入(後來看同學的演技水準,也是幸好沒加)。結果,真正進到幕後才發現,發號施令的不是學長姐就是導演編劇等人,自己身為一個投入熱忱不足的傢伙,當然只能落得當工人的分。意識到這點時,基本上已經是難以脫身的階段,當然可以厚著臉皮搞消失,但自己大概沒這勇氣與能耐。
拍宣傳照時,自己站在演員、導演的旁邊,有種強烈的不融入感,好像跨入了某個Bibble之類正在嗨放的領域,一個我不該出現的世界。滿心都是想逃離這個地方,好久沒有這麼覺得自己是一個這麼封閉的人了。
題外話,這個活動是我少數完全沒有責任心的活動,幾乎利用各種機會裝死,心中卻不太有罪惡感,好壞。
第二件事是不小心就接了社團幹部。之前讀書會的同學想組國安社,問我能不能接公關部。當時沒有想太多,只想說有興趣再參加就好,平時可以當個幽靈社員。結果默默就接了公關部副部,工作默默就出現了,而且還因為是社長自己找的,我還不能搞消失。
實話說,如果這是一個出現在社博的社團,以主題我應該是不會參加,但就因緣巧合,希望後續順利。
最後一件是關於學分。學期初因為是學分乞丐,瘋狂加簽,最後手中拿了一堆加簽碼,衝到了跟上學期一樣的學分。這完全是我預期外的,經過上學期的經驗,我明白大概再減個一堂課的額度,我的課堂吸收會比較完整,另一方面,因為預期這學期不會修這麼多學分,而是就接了不少外務,時間分配上可能會更吃緊。然而,好不容易拿到授權,就不會想要再退掉,而上學期GPA維持得不錯,學校把學分上限開到更高,高學分變成某種變相的肯定,同學分析四年的選課規劃,早些修完也可以讓交換比較有餘裕。
總之,留了一個可以停休的空間,希望別爆炸。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