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理性批判:一份不正式的外交聲明
沒有想到自己跌宕起伏的外交有一天會逼我在期末周的星期日凌晨生出周記,今天不該有的,面對一個比高中考科還多的期末這樣操作是我太不小心。
原諒我等等不會採用正式的決議文草案格式,用詞跟概念應該也會糾結成一團,主標題是幾天前被激到準備要寫的東西(等等會提及),副標題只是為了呼應之前的主題,沒有要當成正式報告寫的意思,因為希望能在30分鐘內把這份突然加派的期末報告"解決掉——就當作大學必修學分吧。
-
先進結論,我想我得遺憾的說,目前的"朋友"關係必須暫時凍結(freeze),我會關閉所有私下溝通管道、迴避實體會面的場合,對於目前wemo群的互動,我不會退出或禁言,但會避免直接的意見對話。效力期限至7月可能有的旗山局前讀書會,或是8月可能有的旗山局(註1)。
註1: 坦白說,那個時間我原本需要回台大癌醫檢查,還在考慮要不要跟院方延期,所以不確定。如果到時候沒局我可能會在這之前騎一趟中寮山,再看另外兩位有沒有意願和可以的時間。
以下說明我做這樣處置的原因:
這次會有這樣的情緒,應該算長久以來的結果。
/先不論"努力"這個標籤對於我人格的影響,這東西我以後大概也甩不掉了
高中的時候互動是真的比較少,但也可以隱約的感覺到如果繼續深交下去,性格應該會有些衝撞的地方。
之前大概有發某一篇周記,說自己好像可以感覺的到"理智線斷掉",其實最早就是再wemo群看到鄭的發言,而最近愈來愈多這樣的感覺,
前面說到幾天前有被激到,問題大概都跟菜頭說的一樣——沒心的問題。其實不關注朋友,對我來說並不是什麼中心原則,畢竟每個人的注意力有限,而我自己也曾表明過我沒有想投入那麼多精力云云,所以儘管有那麼一些「阿,到底有沒有把我們當朋友阿」的受傷感,但最主要還是後面試圖用心理學包裝,把自己的態度放的好像理所當然的感覺,下面是當初想打在周記裡鬥嘴的部分:
-
既然知識都砸過來了,不丟回去點知識似乎有失高等教育學子的身分,順便複習普心也好。
基本上我跟蔡大採同一個立場,但這邊從另一個理論出發。如果有投入注意力,感覺記憶才有機會進入工作記憶,而精緻化的處理或情緒則有機會成為長期記憶。換言之,所謂「難以提取」、「重複的」只是因為根本不在意、沒有想投入精力去注意、去編碼,也就是用學術的詞語包裝「沒心」的事實。
如果說朋友彼此間會有一些基本的互相關注,那還真的連末班車都沒搭到阿~
不過就想砸知識而言,我姑且在有自然組的300人普心班裡面撈了個期中的班一,我想這點程度是沒問題的。
會說"差點聽不懂",主要是對蔡大的尊重,畢竟在主修的大大面前普心肯定只是個外系來混學分的東西#
_
有省略刪減一些東西,總之是想抓一個可以讓不爽而形成的攻擊欲可以有出口但又不至於撕破臉的程度。但畢竟是沒有時間,隔天起來也就想想算了,結果晚上又被激一次,連壁名的課修完了都不知道,然後再想想算了,畢竟本來就沒那麼熟,就當作只是"認識久了的同學"來解釋就好了,那就沒有甚麼要互相關注的義務了。於是乎堆積了這樣的東西。
所以在今天聽到這樣的不經意的話,前額葉又瞬間痛起來,大概又是攻擊欲被箝制著,然後又在爬是不是有可以適當嘲諷的餘地。(我不會在這邊論證說分科到底水不水的問題,以我的身分也是會有成見),如果只是個點頭之交,我大概會覺得這樣的發言頗為白癡,以後不要來往就好;如果是摯友之列,我應該會直述我的感受以及為甚麼我覺得這樣的言論不妥。但偏偏現在卡在一個這樣的位置,昨天才剛說要暫時拔摯友今天就爆言,還是踩在真的痛點上。
後來想想,這樣實在太傷了,如果互動之間的不經意一句就會需要壓制攻擊衝動,那我的理智標準大概哪一天就會被磨到遠低於現在的水準,變成一個到處躁的狀態;而要是我沒壓制好,銃出來的攻擊也會傷到彼此。
我不會說這都是誰的問題,也可能是我太玻璃心,而我也不是社會系那幫人,不會僅僅因為"我覺得我很受傷"就要求以後不准講幹話云云。
僅僅是覺得繼續互動下去彼此傷害的風險太大了,所以先煞車一下,後續再觀察看看。放個暑假清理一下,應該會是個比較好的選擇吧?
-
如果之後還有讀書會之類的機會,再考慮把這邊的東西說清楚。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