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化程度

     逼自己寫英文日記後,週記的素材反而被榨乾了。
    本來是寫一些議題評論的地方,經過
蔡璧名老師的課業之後便成了寫些心裡事的雜燴。走著走著變成典型週記的樣子。
    但是阿,但是阿,最近漸漸知道了有些朋友會點進來看之後,一方面當然很高興有人關心我寫的這些生活碎屑。但另一方面,這樣的凝視(Gaze, yes, sorry I have to call in that way)也會在有意無意間形成某種寫作的阻礙。預想中可能會看的人、對應之可以寫的範圍,有一些確實該整理整理,但卻又無法攤在陽光下的東西,這樣的模糊界線可能又一次退縮了。就和當初從IG撤退到部落格一樣,某些在這裡的文字會影響到生活中的關係,因此把某些東西隔絕到了這個稍微隱蔽的地方。而現在這裡似乎也有了一樣的情況。
    但終究是我自己造成的,帶著想被發現又不想張揚的心態公開連結,結果現在連誰捏著入口的鑰匙都搞不清楚。今後大概會是好好管理這部分。

--

    小時候聽長輩說年輕人念大學、研究所之後,就不願意拉下臉做一些基礎的工作。以前覺得真蠢,何等的心態才會有這樣畸形的優越感。現在卻大概有這種感覺了。

    暑假剛開始之時,爸爸說應該找時間去打份工看看世面。那時候說著我沒有時間,時間很貴云云,說我之後還得在研究所前把那麻煩的兵役弄掉,說未來找實習也可以達到差不多效果。但看了看今年營隊之後的空白,好像確實可以利用這點時間。

    過去跟國中朋友討論著打工,總說著領最低薪資不合我現在的時間成本,結果家教投到現在依然沒有著落。而開始找打工後,看到補教開出帶班導師,領著基本時薪,但想著說不定可以幫未來家教的履歷鋪路,於是投了履歷過去,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回覆了,喜孜孜地去了面試、寫了考卷,以為自己紆尊降貴的來,肯定可以輾著進去。結果到頭來一點通知都沒有。當初在爸媽面前咋舌說國中程度的考卷,結果成了自己自尊心的絆腳石。

    於是乎漸漸慌了,繼續投補習班,不是沒有回應就是不收短期。所以又把標準放了些,說至少行政工讀還算符合自己的專業,也多少是用頭腦的工作。結果繼續同上。終於開始懷疑這個勞動市場是不是真的不要我了,是不是未來畢業後也會碰到一樣的處境。大概是瘋了。

    所以有的沒的都開始丟了,深知自己的履歷出了那些領域就跟白紙沒兩樣,所以像廣告文宣一樣隨意地發送,也被丟在地上隨意的踏過。今天終於有些回音,但也沒多少開心的成分了。

    大概是想把打工的履歷也當作炫耀財的一環吧。好像自己是比較"高級"的人才,可以做些比較"高級"的工作,到頭來還是落入了這樣的窠臼。一方面說著行行出狀元,每個工作都值得平等的尊重。但到了薪水、到了工作環境、到了門檻與要求,格差社會的現實就是橫躺在眼前,心理果然還是在醜陋的歧視著某些狀態,好像我來自台北,不該跟這些高職生同等待遇的危險想法。說著"降低標準"這樣的用詞,大概也是體現了這樣的想法。想要一塵不染的說「阿,我暑假去工讀了」時,搬出來的是多少可以閃亮的資歷,腦海中甚至覺得去鄉下無償地當志工都顯得比較有意義,這樣為了「格調」而不停地擠壓某些事物,大概就是種要面子吧。

    或許就是這樣高傲的姿態,說著不要也罷、寧缺勿濫的態度,沾染著自己的氣息,因而察覺並拒之門外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東京喧囂旅 JP.003

新地方,老話題

はたちの誓い X タイムカプセル (20歲的誓言 X 時空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