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性別,無以名狀的火與山大的壓力
最近在處理直屬配對的表單。
直屬在身邊人的眼裡,似乎是個相當重要的東西。對於我這個從被直屬放生而連直屬聚都沒吃的人,交給我這份工作,可以說一點熱情都沒有。但看著身邊的朋友時不時私訊我希望先透漏他們的直屬,甚至收到名冊的當天,一群平常沒什麼聯絡的同學都出現了。直屬似乎存在著某種社交上的魅力,而我無從也無意體會。
而事情是這樣的,學校的名冊包含學號、姓名、性別(對,原文就是這個)、入學方式、緊急聯絡人、畢業學校等個資,當初還想過要怎麼在保護個資的情況下配對直屬,但因為一個一個傳實在太麻煩而作罷。到頭來根本沒有人在乎。
出事的是性別欄。看完番拿起手機,看到一堆line訊息,然後才注意到政治系大群裡有人認為名單中放入新生的性別不妥,如果需要稱呼學弟/妹可以讓直屬彼此溝通就好,不然等於變相製造跨性或非二元性別的新生的出櫃壓力。身邊的朋友說可以改成生理性別,這是最大公約數,而會長選擇直接刪掉。
道理我都懂,甚至對我這個不是很想管直屬整個制度的人來說,我一開始甚至沒有想放性別欄,倒也不是甚麼性別意識考量,而是想透漏的資訊愈少愈好,所以像畢業學校這類可能有利溝通的資訊也沒放上。說到底,這些資訊其實也只限於我們這屆之間,直屬要怎麼聯絡其實我也管不著。會選擇放上,很大程度是我的誤判,看著提前跟我要資訊的朋友看到是學妹都歡興鼓舞、是學弟都搖頭嘆氣,於是就天真的以為身邊朋友都如此,系上猴子肯定更汲汲營營的在這方面推進,或這就是直屬文化的本然也說不定?然而我錯了,我忘記政治系是個如此異質性的地方,系上依然有人付出大量努力試圖平衡性別議題,而這樣的預設等同忽視他們的存在。
所以這件事從本質上其實只是枝微末節的小事,提出疑問的同學沒有很咄咄逼人、系學會反應也算快、結論上沒有(或至少,還沒有)人受到傷害。那為何我心中會如此徬徨、畏懼,甚至憤怒? 一部分大概是隱隱然的前科紀錄,這次的失誤就好像自己性別意識不彰的證據,好像自己過去對性別議題的關注不屑一顧,自己投射出了某種大眾的形象,以這樣的名單指著自己:「不夠進步」的壓力。那種自己為與擁抱進步價值的人站在一塊,卻突然爆出這樣的不小心,於是隱隱然產生隔閡之感。不過,這些說到底也是我自己的猜想與投射,說不定沒有人真的在乎我這個無名小卒,但從自己的視角出發,卻又如此沉重,以至於想在自介裡的議題興趣寫上"性別"都有所猶豫。
但憤怒卻很真實。收到消息初期的數個反應中,隱含了強烈反動。或許是某種防衛心理,覺得自己直面整個社會進步價值的衝擊,而自己是如此渺小;覺得自己被放上的斷頭台,而譴責的目光去觸動了畏懼,於是對事情的源頭感到憤怒,覺得何必如此,覺得明明可以私下處理,並開始為自己的行為辯駁(就像前面寫的一樣)。這樣的壓力從理智而言毫無邏輯,因為就像前面說的,本質上根本不算個什麼。但就感覺的瞬間,幾乎是本能的觸發了fight or flight。於是乎好像可以體會為什麼面對一些社會倡議或抗爭,明明主政者沒有需要反對的理由,卻依然選擇逃避或堅決維持,而在某定程度上,這樣的衝擊反而會讓想推行的價值無法被實踐吧。(或許可以當作位於社會行動的小小note? 以價值為核心尋找合作的道路之類的?就像當初覺得可以私訊那樣? 不知道,都還沒整理,如果未來有機會用得上再說)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