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收束,作為一個開始
八月末,北上。
-
在高雄的最後一周算是離開了暑假給自己的學習計畫。
首先是單車的騎行。和車友談著開學後的計畫,說到我把車牽來高雄了,當時他反問了一句:「也沒看你騎多少」。當時用我有空的時間都在下雨搪塞過去,但轉過頭細數自己在高雄的時日,居然真的沒有好好地騎一趟遠門。買了訓練台或許是其中一項原因,每天30分鐘的規律比較合乎日常運動的節奏,也無需顧慮老天臉色,在客廳吹著電扇配著劇。每次長假都會自主形成的行程表或許是個原因,當周間已經習慣性的執行了任務,騎行也就僅止於下午的悠閒蔓延。但追根究柢,對單車的興趣多少有點進入低盪。當初開始騎單車,其實單純只是想完成環島而已,甚至連買車的打算都沒有。結果入手了小小的SCR,從車友們的通勤車開始了不算短的單車旅程。但在環島後,總有種任務完成之感,而高雄的路線也大致都跑了一圈,重複的線路也使作業感漸漸浮上,騎車的意義從旅行逐漸轉向訓練,但自己也稱不上什麼投入的騎手,騎車也就漸漸地不再放到如此靠前的序列,與其說不想要,不如說沒想到,就這樣漸漸沉在堆積起的事務之中。
在騎東照山的時候多少有覺得自己的體力有所衰退,原以為踩著訓練台應該多少會有長進,結果碰到山路卻比過去吃力。當時以為是公路車與登山車的差別,但近幾次的經驗看來確實頹廢了。周一的嘉義行原先是要測驗自己有沒有兩日北高的能力,預想著到水上折返跑差不多200K,但騎著騎著,看著時間與枯竭的體力,兩者都比預想的不樂觀。騎過一次大台北,原以為只要時間夠長那要延長距離也沒問題,加上大台北的爬坡定比西岸多,於是天真的以為自己也有機會完成這小任務。結果或許是因為天氣實在過於曝曬;或許是因為趕著時間而配速不均;或許是到頭來自己依然沒有長進。到了水上,原先很抗拒直接到嘉義搭車回家,因為代表著自己一年過了還是只能達成一樣的成績,但最終還是被說服,接受了這個事實。
-
接下來是文化局(或說,原本的旗山局)。四個高雄人居然只能在暑假的尾巴湊出一些碎片才得以一聚。菜頭說文化局的形式是讀書會的時候,因為冒出了會前會的緣故,我並沒有想起來當初約這個局的動機就是讀書會,於文化局變成了相對單純的出遊行程。但跟著以小熟門熟路地走進繪本咖啡廳,在這樣一個文青的境地,店員一眼認出了以小曾來過店面,這樣的佈局大概註定了讀書會的走勢。在即將離開咖啡廳的時刻,店長走了出來問想不想聽個繪本故事,所以接著的朗讀、互動、問題討論,從原本還不很意思說自己其實沒特別在意繪本的成分只是想要個咖啡廳的空間,結果跟藝術品解說、詩的解讀同貌,繪本的象徵與隱射之於我大概就是需要一個人導讀,或一群人討論。店長很驚訝我們可以這麼快就進入討論狀態,我們互相看了看,笑了笑:「我們也沒想到讀書會會在這邊用上」。不過店長講得起勁後,逍遙園也就再次沒機會瞧見了。
-
對我而言這次高雄的結尾,是在騎到觀音湖的時刻。觀音湖其實就在我家後面5公里不到的地方,曾聽爸媽提過幾次,但就是從來沒去過。被水管路切割,砂石車的車水馬龍阻擋小學時期到處趴趴走的我,靠山而偏僻的位置,讓國高中以大眾運輸移動的我沒有興趣。最終,一家人帶著訪客去觀音湖走走的時刻,我偏偏有活動在身,於是乎成為了一個近在咫尺卻不曾觸及的場域。往觀音湖的路近似於產業道路,路的兩側被鐵籬笆包圍,往來的車輛盡數卡車或砂石,說是湖,但當真正瞥見湖畔時,那樣的灰與雜陳更近乎於淤積的水,工業與廢氣沉積的池。這樣的湖一點也不美,但確實的帶有仁武的味道,那種損失一些彩度、帶有懸浮微粒的記憶與同年同款,在湖邊小廟一旁的搖椅(現在這種搖椅多以被水泥封死)坐著,看著緩緩飄近的烏雲,感受愈發強勁的風勢與遠雷低鳴,數著自己還會在高雄待多少時日。然後雨絲漸落,於是決定離開。
-
最後是關於爸媽。(老實說這種已經全然分析完的東西我有點懶得寫,因為好像要把已經知道的事情再說一次的無謂重複感,加上寫到這邊已經零零總總吃掉我兩個小時,所以大概會寫得很隨便)
我爸一直堅持不想開車北上。理由很簡單,開車的費用與時間會超過客運,要上台北不如搭客運就好。我起初是同意的,但在看到別人家的小孩能有家人來,自己搬著大包小包在台北悶熱的街頭爬行時,總會奢望著家裡有些幫助。在碎嘴了一個暑假後,我媽終於被說服開車北上,理由是可以帶著冰箱。過去媽媽說可以在宿舍煮點東西或吃得健康點時,我一律以沒有地方冰作為理由,或說事實。所以當家裡弄了台親戚不要的小冰箱說可以帶上去,我依然說著「反正你們也不會開車上來,我自己一個人也搬不了」。所以最終成為了這樣的情況。但看到宿舍有學長留下的冰箱後,冰箱又默默地運回了高雄。我媽大概也不會再開車上來了,之後搬家無望。
-
林林總總,這周著實是奔跑了許多,尤其是到台北之後與系學會活動開始冒出後,真的有種事情一個接著一個,還沒開學就準備爆炸的感覺。
藉這個機會,稍微梳理一下暑假原定計畫和實際有做的:
日文:看完了華視出的日文二,碰了一些井上老師的初學者課程,但大家的日本語進階的實在看不太懂,看來離N4還有距離。
英文:雜誌的文章確實讀完了,而聽力經過超哥一學期的洗禮感覺真有差,終於進到可以看國際新聞和TED的程度,日記也是硬撐做完了,但這種模式實在無法永續,要用外國語言寫偏內心的東西還是太難,反而換成托福寫作還比較好寫的感覺。但托福模擬考做了一兩回就沒繼續了,要衝的話可能還得加把勁。
理財:看了不少財鼠的FQ,但依舊沒有開帳戶,感覺會繼續拖。
閒書閒事但一直想做而沒做的:喂喂下北澤好看,好幾周前已經打過就不多說、老派少女購物路線適合讀書空閒時撇個一兩篇、三四郎則跟少爺差不多,沒有特別感觸。全面啟動好看,原本抱著朝聖與學習的心態,娛樂性意外不錯。
微積分:還躺在那。
-
理論上今天要寫的是語伴的東西,但實在太多可以寫了(然後又實在忙到累了),這個就留待下周ㄅ。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