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ight, the first shot
再次發現有預料之外的人會看這邊的周記,怎麼辦哩?
-
原本這學期沒有要續學生會的。
這學期的學生會大致上是熟面孔,但似乎又有些不一樣。大一上是有點陌生的禮貌、大一下是沒什麼交集的陌生,但這學期反倒像是沒有學長姊後放開做自己的樣子。從每次開會會晚大概半小時開始,以及開會後會起鬨著要喝酒,大概可以定調出那種較為隨興的樣態。老實說我也不太算是議題圈的——如果照我學到的詞彙如此稱呼的話——傢伙,聽著他們聊校內誰人又做了何事,其實也一知半解,連關於性的玩笑也捉摸不到影子。不同世界的人——終究是在這個場合產生了這樣的意識。
星期五的會議本來是要蹺掉的。一方面是已經約定好期中之後才會開始做事,因此自己在會議基本上不太有產出;另一方面是自己時間已經確實吃緊,星期五晚上已經排上跟語伴的活動。於是就在群組說自己以為是21:00會議才開始。原以為語伴的活動會吃完晚餐後結束,沒想到也是一路聊到9.,關於美國學費之類的資訊也確實受用,如果說臉皮厚些,要直接回宿舍也是未嘗不可,但終究還是抱著露個面的心態到了會議室。
推薦的學妹在面試發揮的異常的爛的部分就先跳過,現在正在懷疑收他是否是正確的決定。
-
會後再次起鬨要喝酒。而我一樣的條件是要讓我可以回城中。這次答應主要是兩點,一來是自己從沒有踏進過酒吧,而作為一個對未知場域的好奇,或者某定程度上對所謂"大學生該去玩的地方"的成就解鎖,大概跟唱KTV一樣,有著看一眼的動機,而這樣的地方沒有人帶也是絕不會駐足的。另一方面,跟議題圈的人社交在我的認知而言還不至於是無效社交,至少藉機多認識點人或混熟一些也沒有損失。最後是,多少也想在連假開始的晚上稍微逃避一下日常課業。
但在看到酒吧前面溢出到人行道的人們就差不多退縮了。當時我一人騎著腳踏車先到了現場,瀰漫著煙味與霧的街頭對我而言像是某種結界,觸發著某種「該走了」的反射,要是群組沒有傳訊息過來,大概已經折回宿舍了。當原本計畫的酒吧都客滿著而打算到超商簡單買酒時還暗自竊喜,結果是走上了電車乘向西門。
原本就大概聽聞酒吧的消費不便宜,捏著有限的預算抱著希望不會超出太多的心態,事實是當初答應的時候沒有想到這塊。查第一家酒吧的菜單看起來還在負荷範圍,結果到了西門的無心戒酒——看到貼文後想起名子了,邱如果要避開可以記起來——很有個性(而顯然是我很不會應付的那種)的店員姐姐說:「低消500沒問題嗎」的時候多少還是僵住了。從後續的反應才發現這個價格其實對於其他人多少還是偏貴,只是沒有像我一樣把這樣的消費視為超出能力範圍。禎考慮回三重的時間讓我有機會可以逃跑,店員(同樣是那位姐姐)來點餐時跟她說還要考慮考慮,而他則說可以讓其他人幫忙補上低消就好。於是重新看了單,200~300的區間對於體驗酒吧來說是我預想的合理門票。基於對於酒品的知識大約等於零,問了同桌也說可以直接請店員推薦,於是乎跟她說了自己幾乎沒什麼在喝酒,希望推薦個新手也可以喝的。只簡單描述了酒的特色與口味問我可不可以(而我大概也沒預見拒絕的可能性),沒有名稱也沒有價格,當時就覺得事有蹊俏,但也來不及了。
酒局倒是比我想像的有趣,原以為會是延續會中的抱怨大會,而自己大概是旁聽陪笑的料。結果有許多喝酒遊戲意外的好玩,而自己除了這篇週記以外幾乎沒有把柄,於是乎可以爽爽玩。
如果故事停留在這裡,我以後可能被邀請的話會偶爾出現在酒吧,然而結帳時發現自己被當肥羊的感覺太差了。不知道那位姐姐是看到我準備逃跑而決定痛宰一波,還是單純瞧不起我這個喝酒小白,反正從結論上是被點了超出菜單上平均價位的東西,也超出了原本要逃跑的預算底線。無論是基於甚麼心態,我基於這樣的經驗將不理性的鄙視所有酒吧服務業,它在我心中只會是個坑殺新人又沒有服務的地方。
去過了,以後不會再去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