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茶園、IKEA,和其他

 結果撞山後給的是好幾天的感冒。季節性魔法攻擊還是比物理衝擊來的強一些。

-

原本和H在剛開學吃飯時就約好,要期中考完之後去爬山,當時還說著「如果不先放日曆到時候一定沒空」。結果放在周日,排CET活動就當周六沒事,於是又完美的錯開了。

為什麼是"又",因為跟李約周末騎車已經流水好幾次了,而這周又是約星期六。於是乎,周六有三個活動硬是卡在一起。

其實到周六之前,我在想著要把CET的採茶活動退掉。一來是在周一吃免費火鍋時,跟語伴聊到這周的茶園活動會不會出現,當時沒有說清楚;二來茶園活動要一整天(其他的應該也要一整天,但至少"期待上"不會花那麼久),而我的履歷表和交換計畫書雖然已經磨掉了我整周,但還是有某種完美主義作祟讓我想把這周的最後期限也疊上去。最後在前一天抱著要退出的心態傳了訊息問了語伴,沒想到是要出發的樣子。
畢竟他下周就要離開台灣了,倒也是這樣選比較合理吧。

茶園在金瓜寮,一個以前都沒聽過的新北深山處。於是集合時間被拉到了比早八還早八的時間。
沒有吃早餐就到了集合地點,結果巴士延誤而讓我們先去覓食,這一等就是45分鐘。原以為另一個E型語伴沒來的情況下,對話的空白可能會增加不少。抱著這樣的覺悟,沒想到語伴的CET同學很自然地就把我拉進他們的對話圈,對美國人來說這樣的chatting都這麼自然嗎?也好,反而意外的沒在這時間拿出日文單字表。
另一個不太一樣的點,這次的CET活動不知為何幾乎沒有台灣學生。CET同學間大部分還是以他們熟悉的英文對話,於是反而抓到了蠻適合練英文的機會。不過也同時發現自己雖然大部分都聽得懂,但要講話卻還是卡,繞了一圈還是台灣學生的傳統魔咒。

茶園所在的山區跟許久之前曾在單車社在五分山上遇到的老人帶去的山中別墅,頗有幾分相似。同樣的親近自然卻有人跡,同樣的觀光陣容而非深入其中。
說實在話,對於茶園的活動本身並不是有太大興趣。或許本意並非如此,但給我的感覺是為了觀光的一日淺嚐而生。有一說一,茶本身是挺好喝的,至少在大哥(當時還花了點時間和語伴說明為甚麼叫"大哥")說明下,比較知道品茗的滋味。另一件小事是,混在一群外國人中,我又被誤認成外國人了,為甚麼是"又"呢...
和這群外國人參加活動,本身卻沒什麼壓力。一方面是他們畢竟在學中文,大多有基礎的中文能力;二來是現在可以比較不要臉的用自己的破文法對話了;最後是那個黑人小哥真的很擅長攀談,每次遇到這種社交技能都很想學起來但總是失敗來著。總而言之,雖然沒有熱絡到會留下什麼記憶點,但意外地在沒有拿出單字表下,默默的時間就到了。

-

結束之後是IKEA局,時間很剛好的順接上了兩個局。其實就是張小姐突然想吃肉丸子於是號召快樂夥伴們到宜家家居新店店吃飯,自己想買個小架子於是就順便,也是想看看那個從來被爸媽當盤子的IKEA餐廳到底是怎麼回事(ps 本身確實蠻盤的,但蹭到了生日買一送一就不同了,而份量吃起來也比看起來還多著)。原本張小姐之後還有事情,所以預想是我或者我跟洪兩個人逛IKEA,結果張小姐臨時又抓了人又說晚餐局之後的事情取消了,於是變成四個人一路從餐廳閒聊到客廳的樣品展示區。坐在沙發上,很悠閒地聊得有的沒的,也伴隨一些對未來規劃的憂慮與討論,時間也就推移的過去了(彷彿大學生的寫照,嗎?)。

最後因為萬惡的小碧潭線每班車的超長時間間隔,所以踅了趟大創與書展,最後兩分鐘跑著進了回程的電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東京喧囂旅 JP.003

新地方,老話題

はたちの誓い X タイムカプセル (20歲的誓言 X 時空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