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人

 跑到了CWT當工人

-

    從成年,更準確一點,是從上大學開始,開始覺得自己的勞動是有價的。之前寫過一篇關於找打工的故事,就不再贅述。這次的背景是投了東立的實習生計畫,想說有點漫展的工作經驗應該可以比較加分,沒想到連書審都沒過(或者只有書審?不知道),CWT的消息反而變得有點闌尾,連C都說真會挑時間在期末折磨自己。說實話最近這幾周一直在等消息,確實沒什麼心情好好念書(算嗎?),結果現在堆了一堆東西。最近很深的體會到計畫很理想但現實很可能完全追不上,一環扣一環的安排著事情,有時卻赫然發現自己根本沒拿到門票……離題了,回來。

-

    會去CWT的其中一個理由,是跟小隊員聊到自己其實完全沒去過場次,明明人好不容易到了台北卻沒有抽空去。但本身沒有關注裡面特定的某個攤位,想要不花錢的看看場次長怎樣成為這次的理由。看著上次的CWT一樣在鄰近期末而沒有參加,想想要是這樣大概4年都不會去這地方了。

    有高雄場和台北場,雖然高雄的時間剛好是考完的周末,但要一路殺回去肯定是來不及,所以還是這樣選了下去。翹掉社統的最後20分鐘(因為可以後續補錄影檔才敢這樣幹,終究沒有和那些翹課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的大學生一般骨氣)跑去體育館。原本以為這種辦在台大又有錢的活動應該會有不少台大生,結果從言談間發現幾乎沒有多少台大學生跑來。一方面可能鄰近期末只有我這種バカ才會找這種時間體驗人生。現在找打工的一個理由是希望未來如果去交換,可以在當地找打工,此時如果沒有打工經驗會很麻煩(這也是計畫得太遠的其中一部份),另一方面是爸媽希望我透過打工多歷練一點社會。總歸而言幾乎真的可以以「體驗人生」來概括,與缺錢或想買些甚麼東西沒有太大關係。但抱持著這樣的理由跟同事——在打到這裡之前,根本還沒意識到這些人是同事,反而更像一起辦活動的同學之類的——對話,卻想起過去Dcard上的一篇文章,說自己為了繳學費和養活自己打了好幾份工,身邊的同學卻甚麼都不必做也能輕鬆地上餐館。感覺自己這樣的心態有些像富家少爺或貴氣公子,仗著自以為的學歷和不用為錢所困的狀態,才能說出「體驗人生」這樣的語句,但身邊的人不知道聽到這樣的話會作何感想。上周的回力鏢打回來真快。

    從工作的開始到結束基本上沒有表定休息時間以外的空閒。從以前辦活動的經驗而言,就算是最大效率運作,總是會有一兩個空閒人力,或至少一些任務間的空檔會閒下來,但在這裡似乎每一分一秒的休息都是勞動力蒸發,任務幾乎是一個接著一個,頂多換層移動的時間。其實覺得這樣的指揮鏈很強大,各級主管分配任務跟銜接都很迅速,不像自己辦活動有時只有幾個人知道完整流程,溝通又不夠順暢,所以某部分結束後要等下一個號令就會塞車,只能乾等指揮或讓現場的組長自己猜,最後也大概只是做些無傷大雅的小事情。個人猜測這樣的效果除了來自事先規劃的細流,也需要各負責人彼此的資訊共享和調度。每次有機會接觸到專業的活動辦理(尤其是可以和學生活動比較的類型),最會覺得專業的不愧是專業的,或許更深入接觸可以學到不少東西。

    不過就如同計酬後帶來的物化/異化(還真不知道要用哪個),就算是枯燥乏味的工作也比自己辦活動時顧攤顯得有耐心。當然也不排除是因為頭一次接觸這種工作的緣故,真要想像明天也繼續工作還真有點勉強。說有藉此學到什麼嗎?好像也沒有,這種底層勞力工作大概也無法想像能得到甚麼經驗,真要體驗社會這種日結的工人似乎也沒什麼職場互動。不太確定爸媽到底為了甚麼才建議我去打工,但結論而言有點像自己之於系學會,拿到了履歷表可以寫的經驗就可以閃人了。

    最後是CWT本身。活動集結大量同人誌或二創周邊小物,因為自己沒什麼閱讀同人誌的習慣,場次又相對是女性向的狀態,一小時的休息時間大致逛完也差不多,真要自己花200元還要一大早排隊大概是無法。另一點是關於coser的想像,過去一直把coser當成ACG界的model,應該是顏質很好或技術很強的人才有辦法身任,但一天看著進場出場的各式人,比較能了解那些人說cos是出自於自己對角色的喜愛而生這樣的概念,倒不是全然的追求審美上的某些判准。

    總結,打工做為人生清單的一項 check

    再看看寒假有沒有要找短期的,在更多的應該也不會學到更多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東京喧囂旅 JP.003

新地方,老話題

はたちの誓い X タイムカプセル (20歲的誓言 X 時空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