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晚風輕拂

    空氣凝固,視野僵固在書桌的光亮前,學校宿舍是一個密封的存在。
    第一次住進宿舍的晚上,想著自己是比較耐熱的人,結果汗在皮膚上留下深深的印記。但依然不喜歡開冷氣,依然沒買過任何一張冷氣卡。暑修的日子,學長說不必計較,但作為每天繭居在宿舍中最久的人,依然沒有臉每天開著冷氣等其他室友回來。
    於是又是一個空氣黏在皮膚上的不透風的日子,報告驗收得到的學姊的好評(老實說真的沒有覺得準備得很好,其他組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心情很開心
——明明白天才因為解不出微積分而抓著腦袋,真是好取悅的傢伙——趁著這樣的心情,騎車出來晃了會兒。
    不知道為甚麼有個預感,外頭的空氣會比較舒服。實際上也大致是如此,平時在外面的單車通勤,殘留的印象永遠是耳罩邊上的那一圈悶熱。但現在的晚風是舒服的,想到某一次交流會或什麼的場合,聽到了永康街有著開到半夜的咖啡店。在週記還沒寫的晚上,決定趁著在城中的最後幾個夜晚去朝聖。

-

    最近深深感受到身體因怠惰而逐漸脫線。
    最近一次感到體能的不足,是在跟通識課同學聊到想學登山的時候。說了5公里需要在30分鐘以內,當時覺得應該沒有問題——想不到幾乎完全做不到。自從環島結束以後,對身體的要求就變得可有可無,每天練健康的運動也在到城中之後,以腳踏車通勤之類的理由敷衍過去,也漸漸習慣沒有運動的生活。看著邱毅在系隊練的越來越精壯,隱隱的有覺得自己體力在下滑的感覺。在約騎的時候,體力的破爛無可避免的攤在了陽光底下,每次這種時候,總會不斷找理由,試圖說服自己只不過是狀態不好,或拿體力來交換了些什麼。最近兩次騎行,已經不知道能不能稱自己有在騎車了。但與此同時,卻也找不到一定要運動的理由,跑步或騎車在路線逐漸固定後失去了新鮮感,更多的是,
過去那種逐漸進步而帶來的細微成就感,現在卻是一次次驗證自己已經退步的時機。或許是人生中第一次感覺到這麼明顯的退化,在某個帶有方向性的數線上的倒退——一直以來的努力,不知道有多少成分是為了避免這個,儘管有時完全沒有必要。
    總而言之在可動的範圍內,盡量有意識的讓自己動起來。
    好像回到了國中的時候,那種刷KPI的儀式性運動。儘管已經很久沒有這樣自稱了,或許我的本質就是肥宅也說不定。

-

    菜頭的約定給了自己細微而不知名的負面情緒。
    *希望菜頭可以理解 寫在周記裡代表我沒有希望菜頭改些什麼 只是寫一些我的感覺而已 哩哩哩
    自動分類機應該是一年以前的約定了,但因為這一年來也沒碰多少MC,倒也沒有想起來這回是。暑假的某一天偶然與菜頭的通話接到了MC的話題,久違的到伺服器看看,卻發現金榮默默耕耘的痕跡,於是被激到的重新上限了一陣子。但金榮進lab後就關禁閉了,我在暑修的途中,菜頭也忙起來了。「或許差不多就到此為止了」當時還沒有明確的意識到這點。有點像國中同學在準備學測前後約的線上桌游局,到了大學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一般,遊戲這回是、聚會這回是,到了某個時點就是會自然地結束。
    但結束時還是會有些傷感,時不時也會緬懷一些時光。
    這就是那不知名的負面情緒嗎?好像也不只。最表面而直覺的理由大概是對說話沒有算話的反感,但終究回到「遊戲而已」,而且老實說,也沒有正式的約定些什麼,但或許還是又些期待,期待清單出來後自己能接手把分類機完成,期待哪一天能夠大家又回來一起玩。這樣保有期待,又一次次落空或許才是心中苦澀的源頭。

    金榮自己玩的時候也是這種感覺嗎?嗚嗚

-

    看到泥糕考完分科,突然有種大學真的度過兩年的實感。
    兩年長嗎?以大學表訂四年的既定而言,1/2的份量應該挺重的,剛步入暑假時也一直對於自己即將成為高年級老人
感到困惑。兩年的實際體驗,記憶是豐富的,體感卻是短暫的。小學老師說進入國中後時間會加速,高中則是光速,但當時的我不知道這樣的加速會持續到現在。

    大一的時候經常在圖書館待到半夜,宿舍到了城中之後則活成了在仁武家中的樣子。像這樣半夜還在外面打週記什麼的,還真是這種咖啡廳特有的體驗。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東京喧囂旅 JP.003

新地方,老話題

はたちの誓い X タイムカプセル (20歲的誓言 X 時空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