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時區旅行:九州 JP.004

 夜中渡過對馬海峽,便是九州。

-

    儘管自認為已經習慣大通鋪的寢室,但在簡易的床墊上比鄰而居,還是會時不時被隔壁,或自己的翻身驚醒,然後小心翼翼地確認自己有沒有打到其他人。已經沒辦法像小時候那樣,完全不管會不會影響到他人而一覺到天明。

    靠港後重新連上網路,大學朋友圈的訊息跳出來「賴要周遊列國了」,於是隨手拍了一張照片。

    「到福岡了。

-港口,但不同的空氣

    所謂的港,與海岸不同,是人造的、帶有目的性的,他被從海與陸的交界中雕琢而出,留下印記。漸漸長大後,心中對高雄港的印象大概也是這樣的轉變,認為他是人造的,熟悉,卻也是遙遠的。港口堆高的是,混雜鹹味與鐵鏽的貨櫃,同時,駁二粉刷了帶有年輕氣息的倉庫,撐開白色陽傘。港的意象是那樣的割裂,卻也在概念上並存著。
    
    世間所有港口大概都是這樣的印象。

    安頓好行李,就緊接著列車到門司。
    門司港懷舊,是日本觀光宣傳賦予的名稱,作為大正時期的三大港,比起歷史感,那種略為泛黃的記帳簿般的懷舊感,確實比較貼近這裡的味道。
    陽光照射的方式,淡淡的海水味道,洪形容這裡是駁二那樣的地方。有些相似,也有些不同。同樣帶有文青的氣息,但或許是周間的緣故,人的活動並不如想像的多,磚紅的建築裡佈置著相應的各式展出,但比起印象中帶有熱氣的駁二,這裡更加靜了一些——舊門司稅關、大阪商船、帶有圖書室的大連友好紀念館……一貫的黑瓦紅磚大正浪漫,每個館舍又存有不同內容。門司,或說者個關門,就像是個無圍牆博物館群,漫步其間,不時看見懷舊風格的建築,就有不小機率是另個小小的展場。循這這樣的路徑,從門司盪到下關,踏進意料之外的舊英國領事館與秋田商會,文宣中透漏近期大大小小的活動,從館長帶領的文化散策到區民的書信會,溫暖的藝文氣息穿梭在海峽之間。
 
   
原本計畫來北九州的最大動機日清和談紀念館,則在比想像中更加昏暗而冷清的場所就是了。

    為了看壇之浦古戰場,一路走到了關門地下通道。海風在路程中愈發強大,從關口可以窺見瀨戶內海或大或小的船隻,在海波微微的海面飄盪著。想像著自己並不熟悉的那段歷史,慢慢從山口走回九州,然後再因為沒有公車而拖著步伐走回車站。
    門司港的另一面就是這樣現身的。
    走過才從地圖發現,在以懷舊為主打得這裡,還有所謂「舊門司」這樣的地方。這裡的「舊」,是更為塵世感的。牆壁帶有一層薄薄的灰,停車場的圍籬因鐵鏽而紅棕,牡蠣殼散發出的味道,緊緊地暗示這裡是有人居的港。這裡確實很像駁二,因為在鹽埕埔堆放的廢棄船舵如出一轍。


-幕間:人的故事,其二
    會來到九州很大一個原因,是想到這裡有我認識的人。
    再參加第二次國際讀書會時,基本上已經是抱持著來交朋友的心態,做好地陪的工作,圖的就是到日本時能有個照應。但換個角度來說,扣除掉不溫不火的線上會議,實際上見面也就是兩天的事情,對於時隔半年後是不是還願意跑出來見這個沒什麼特別聯絡的傢伙,其實還是有猶豫的。提起這件事他們當然是很客氣地答應,但日期慢慢地靠近,卻也沒什麼回音。
    結果在實然上,T在前一天因病告假(讓我們假定一切為真),而Y則是簡單約了午餐,在那之前去了趟百貨公司的JUMP店(因為之前有聊到的交集只剩下排球少年的電影了)。再來之前有沒有期待他們能像之前在台北的地陪一樣跑個一天?肯定是有,這裡與韓國不同,自己一定程度上可以做旅行功課,所以這樣空一天下來必定是刻意。但有沒有預料到大概是這回事?也是有所預感,畢竟我送出的伴手禮也是釜山才帶過去,大概已經融化的冰淇淋三明治。
    題外話,還是有向T敲晚了幾間推薦的店家,而我果然還是喜歡烏龍麵勝過拉麵。當隔天Y問我有沒有吃過博多拉麵時,「T推薦給我的是烏龍麵」這樣說的。

-完美主義:逛博物館是一種展演

    當自己對安排行程沒有想法時,總是先在Google地圖上隨意的瀏覽博物館。
    在某定程度上,把自己定義成出去玩會去博物館的那種人,但是不是每次去都能收獲些什麼?或是有著良好的觀展體驗?好像也說不上,但依然會在下一次的行程中注意這些相關的東西。而自己逛展場的方式,又似乎有些拘於形式。巴著展品旁的說明,一字一句的彷彿在讀教科書,花在文字上的時間或許都超過注目展品與消化體驗的時間。離開展場後能留在腦中的資訊其實也不多,尤其是在日本之後,細細地讀著日文簡介想要看懂,這樣的心情可能都超過了觀展本身。
    自己當然有意識到這樣的看展模式會吞食"寶貴"的旅遊時間,真的細細地讀其實也不會留下甚麼,卻也同時捨不得放手。與其說是在觀展,不如說只是在照顧心中想要把博物館展品全不解鎖的自己而已。



-幕間:對抗溫度的極限

    雖然說著在旅行途中,在限定的時間裡到了難得的地方,會盡量把體力用到乾枯才好像不會浪費。但在旅途走到了這裡,開始出現了一些取捨。在烈日的太陽下,把前一天決定的城跡改成朋友隨口推薦的美術館;明明買了JR的PASS,但回程實在太累又怕趕不上飛機而直接搭了西鐵電車。在有意無意之間,那個總是要把預訂做到100%的自己也改變了些,如果是過去的自己大概會覺得是種退步、不再堅持自己在意的某些原則。但現在,或許是不再那麼在意那些,更多的是連這樣罵自己的力氣都有點消失了。會找些理由說是更在意總體的感受、出遊最重要的是玩得開心云云,但是不是藉口就不知道了。

ps
在博多車站巧遇的小小活動,在離開前的晚上還能聽著和太鼓,看著歡欣起舞的人群。

有時會覺得,旅行中的巧合與機緣反而能成為記憶中閃耀的點。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東京喧囂旅 JP.003

新地方,老話題

はたちの誓い X タイムカプセル (20歲的誓言 X 時空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