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取了,然後呢?| 交換合輯 (2)
經過交換申請的波折與血淚,終於熬到國際處放榜——
但在技術上來說,其實此時的交換身分還沒完全確定。國際處公告的名單是依照當年各校交換名額,比序篩選出的推薦人員名單,在行政流程上,下一步就是姊妹校的審查環節。一般來說,這個步驟的審查主要是確認學生身分沒有問題、各項要求(例如語言檢定)都有符合等等,理論上不會出現打槍的情況(當然,每年都還是有鬼故事)。但這段等待的時間依然是會很煎熬,可以到搓湯圓表單裡面自己地區的群組報團一起哭一起確認姊妹校行政時辰。
與此同時,為了確認這些資訊,此時應該會收到各種需要繳交文件的通知,包含交換生資格審查和簽證資訊。
文件繳交
一般來說會要求的文件會有:
- 身分證明:通常是護照
- 校方文件:在學證明、成績單等
- 財力證明:能夠證明自己能在海外生存的財力。視情況可以選擇自己或親人銀行帳戶的財力證明,或是有足額獎學金可以達到標準。
- 自傳或讀書計畫:可能會要求關於為什麼要申請這個計畫、希望從計畫中學到什麼、交換期間的選課規劃等問題。老實說寫歸寫,真的做完全是兩回事。
- 推薦信:記得預留一些時間聯絡教授和等回信。
具體上還需要哪些文件,還是等姐妹校的正式通知最準喔。
-
等到校方發出正式錄取為交換生的通知,恭喜你,可以開始準備起飛的工作了!
說是這樣說,在台灣要處理的事情其實還有不少。
出發前你可能需要先弄好的東西
- VISA:最最最重要的東西,沒有這個根本不用出國。以日本簽證核發流程來說,除了校方錄取為交換生的通知,還需要等待日方移民署核發的CoE(Certificate of Eligibility)。早大會由校方負責與移民署接洽,所以從繳交資料到回傳結果都是跟校方對接。疫情後已經採行電子化,所以收到的CoE會是一封電子郵件(就真的一封看起來跟一般郵件一樣的信),但也有些人收到的是紙本版,不論是哪一種都可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就算拿到CoE也不能直接用這份文件通關,還要先去台日交流協會(台北、高雄辦事處)辦理VISA。在訂機票之前,請先注意CoE可能核發的時間,並預留至少3個工作天的時間等台日的VISA核發。要留意因為CoE的核發是日方移民署,校方預估的時間也真的只是往年經驗的"預估",從開學日期推估最保險,不然一個沒算好就要白飛一趟了(血淚阿)。
- 電信門號:交換半年起跳,如果還想繼續保留門號,這段時間記得轉成預付卡或最低金額養著。如果想要在國外接收簡訊,可以順便開啟國際漫遊。
- 信用卡:承接上一項,如果沒有要用國際漫遊收簡訊,記得把刷卡的驗證碼改成電子郵件寄送,不然就會在國外刷不了卡((
- 外幣現金:如果想辦雙幣卡也可以順便辦。但考慮到東京其實刷卡還算方便,近年電子支付也意外地盛行,用全支付的paypay順便免跨國手續費,其實現金可以斟酌要帶多少,自己的體感是校園附近大部分的日常開銷(超市、餐廳等)可以用paypay的比例蠻高的。
- VPN:台大有免費的VPN,有時候日常愛用的網站被鎖區很好用的,記得先申請。
以上是我依稀有記憶的東西,接下來就是著陸後需要處理的東西啦~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