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人的完美日常

那是在菜頭分享的新資料夾的故事裡,捕捉到的妄想藍本——

-

在新潟的大雪紛飛,一個人,隔著淡淡霧氣的窗,望著那個沒什麼人會下車的驛。

東京的工作在前些年已經辭了,半載時光的積蓄和小酒館的工,應該恰好可以在這個鄉下地方,裹著爐火直到睡去。日語在不知不覺間會被當地人當成當地人的程度,但在更多時候仍是個在當地的外人。

所以總是一個人,望著沒有人的城。

但其實也沒什麼不好。從台北到東京,城與人總是塞滿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在每天早晨的滿員電車,在樓比樓高的辦公空間,也在深夜的狹小公寓裏。使人奔跑,也使人喘不過氣。所以這裡的生活也沒什麼不好。工作從下午開始,拉開餐館的鐵門,簡單整頓環境、備料,木門總是在《Go Slow》差不多播到海浪的時候被推開,是鈴鐺的聲音與喊著冷的客人。一年到頭,除了幾天的醉客,總是在23:00準時熄了招牌的黃光。就算這是個沒有人的小鎮,月亮依然很美。

除了幾項基本的料理,餐館的菜單大概幾個月會換一次,酒單則會隨著旅行的偶遇,隨著心情與緣分變換著。每隔幾個禮拜,看著窗外的天空,挑個適合的時機,拉下鐵門,搭著電車,用不急不徐的節奏到附近的縣遊蕩。而就是在長野,那個大雪紛飛而迷路的夜,遇到了她。
那是一個在諏訪的居酒屋,她是一個在那裡打工的日本女生,學過簡單的中文,眼睛裏映照的是對大都市的某種嚮往——與過去自己的身影重疊。答應了與她做語言交換,魯牛筋與她的笑聲,成為一週期待著的時間。看著她眼裡的光,總是下意識的鼓勵,鼓勵她闖過過去所放棄的生活。

就這樣的生活又持續了兩個月,趁著北海道的雪,鼓起勇氣,邀請她成為旅伴。一月的北海道總是大雪紛飛,但那一天竟是萬里晴空。太陽溫暖而刺眼,雪原與海面都被夕陽映的閃閃發亮,望向副駕的她,在她微笑的眼中是浪面反射的波光粼粼。車窗外,太陽在墜落,石狩灣在發愁,一台車,兩個人,在看似毫無交會的天際線與海平面間,尋找未來兩個人的交會點。

北海道的雪很美,踩在粉雪上,有那麼一絲不真實的感覺。與她維持著一個舒服的旅伴距離,那是一種不同於一般朋友,卻又不是戀人的關係。並肩走在農夫市集,在冰天雪地吃著起司工廠的霜淇淋,在點著黃光的夜裡小酌著葡萄酒,聽著她說著關於未來的夢想。那種光芒很耀眼,讓人不自覺地為其鼓舞,卻也刺眼的難以直視。

要說沒有期待,那肯定是騙人的。

在新千歲的最後一個晚上,打開房門,是一張略為擁擠的雙人床,她沒有拒絕,心裡大概明白這是代表著什麼,但還在猶豫著——。盥洗,兩個人靠在小小的被窩裡,「我跟你現在是什麼關係啊?」她問。她問出口了,但還在猶豫著。現在的關係很美好,那麼如果再更進一步呢?那或許是個無止盡的美好世界。但她眼裡還有光,面向著那個已經無法習慣的世界。——猶豫著,還能不能跟著她走向那個使人渺小的魔都。「不是朋友嗎?」,從她的眼裡可以讀出落寞,而這也使人無比痛心。
凌晨4點,暖氣不知不覺間已經停了,好冷。突然有一股衝動,想要現在抱住她。閉上雙眼,感覺的到她越來越劇烈的心跳,微微發燙的耳尖,好想就這樣繼續走下去——鬧鐘在這個時候響起,劃破了雪夜的寧靜。

我感覺我傷害了她。

想說些甚麼,聲音卡在喉嚨出不來,只留下了一個再也沒有勇氣實踐的諾言。

還記得那個冬天最後一場雪降下的時候。23:00,站在小酒館的門口準備熄燈。岔然間大雪紛飛,落在這沒有人的街。儘管有她的聯絡方式,但傷害過一次的我,沒有資格再跑回她面前苦苦哀求。

那之後又過了好幾年,買了一台有點年紀的二手皮卡,一樣在適合的日子開著車,在北陸以一個舒服的步調移動著。車上播著呱吉直播,聽到她在東京的生活很好。笑了,也哭了。

-





PS for不知道怎麼回事的人,這篇文是基於"【呱吉直播】風流韻事審查委員會2024年版EP2:北海道的蔡哥哥" 最後故事的,大概類似二創文之類的東西。有興趣的人務必去翻看看那個直播或podcast,大概在1h30min左右的地方可以開始聽。

留言

  1. 好欸我來附上連結ㄌ
    另外提醒想要聽的人千萬不要再睡前聽,否則會和我一樣睡不著。
    聽完後是認真想要分享給每個我身邊的人,堪稱2024最強故事;考量整體因素之下,以及個人偏好(?

    https://youtu.be/FpxCRQkfIr0?t=5932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東京喧囂旅 JP.003

新地方,老話題

はたちの誓い X タイムカプセル (20歲的誓言 X 時空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