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的雪 JP.005(下)

-豬苗代湖:輾轉之間,雪的湖濱

    那是一個在移動中度過的一天。

    從山形到會津,原本打的算盤是用電車,以一天的時間慢慢的晃過。但算一算,有4個小時會坐在車廂,要是真的鐵路大富翁,大概入夜前都還抵達不了目的地。於是解鎖了山形迷你新幹線,並在年始的人潮中體驗了一波站票。從藏王搭巴士開始,抵達福島已經是中午的事情。在盤越線看著又重新出現的雪地,默默的把外套穿回去。

來自MC的聖地巡禮

    其實會臨時決定趕來豬苗代,是看到旅遊網站寫著到處可以租腳踏車來遊湖。原本吸引自己停下來的原因是千元上的野口,看到距離車站數公里時有些想放棄。聽聞可以租腳踏車後,彷彿看到最優解,所以打算花整個下午把湖濱有興趣的地點全部掃過一遍。
    結果雪季沒有一家租車店有開。
    觀光中心的櫃台說著冬天腳踏車道全部封閉的同時,給了我們一張公車時刻表,短短幾條表格,大概只得搭到去程的末班車。一起下車的旅客大都已經被迎接的旅館人員載走,剩下的只有幾個揹著雪板的運動人士。在這個本該是觀光地的地方動彈不得,「總之先走到湖邊吧」看著幾公里的路程,有種習慣的感覺。


    走在積雪的路上,理解了車道封閉的理由。
    人行道的雪到了小腿,在沒有人的車道上靠著邊邊走。被草莓的廣告吸引走到了國道休息站,結果發現沒有賣草莓,但有好看的盤梯山。走到湖濱國道,看著google地圖上若有似無的道路,以及眼前堆起的小雪丘。兩個人在雪丘邊踩來踩去,每一步都紮實的陷在雪裡。
    「到此為止了嗎」
   在這樣想的同時,一位大叔從旁邊的民宅探頭,「可以過喔」這樣說著,然後老練的爬過了小雪丘。臨走前體醒,雖然現在被雪蓋住,但在道路的兩邊是大溝,記得不要離開那個範圍。
    幸好剛剛沒有嘗試從旁邊繞過。
    

    湖濱是原本期待在山寺看到的,山水畫般的景致。
    比起黑白邊界的山寺的雪,豬苗代的雪有種朦朧,與湖邊的氤氳氣混合的樣態,湖面微波,枯枝上掛雪。在這個類似盆地的地方,沒有東京那些高樓,連樹木都是那樣的細瘦。放眼望去,只有銀灰色的湖與遠處濃淡不一的群山。踩著動物的足跡,在原本應該是步道的地方繞著湖前進,遠處有野鴨滑過,曠野湖濱。



-深棕色的會津:武士、城,與佛
    會津城,又被稱作鶴之城,白牆棕瓦被一層層雪覆蓋。
    自己是個對那段刀劍的歷史並不那麼熟悉的人,每個城的特殊之處,並不是能很深的體會。基於是,原本打算花個幾小時逛逛就好,結果在入口看到有免費導覽,沒想到在名冊寫上名子後,沒幾分鐘就有穿著導遊背心的爺爺出現。想不到成為了免費專人導覽。在問到後面還有沒有行程時,「沒有,時間完全沒問題」當下就把下午的大內宿移到了別的地方,以一個對計畫有偏執的傢伙來說,必須好好誇獎當時的勇氣。導覽雖然集中在外圍的區域,但從會津城的歷史,當時的生活情況,一路講到了一些設計的小巧思,總體來說是個開心又有收穫的導覽,幾乎沒什麼人登記實在可惜了。
    天守閣內則主要是會津地區的歷史,應該說整個會津的觀光行程都圍繞著幕末歷史打轉。比起看歷史課本,白虎隊、戊辰戰爭之類的歷史名詞,更加真實地存在於這片土地上。
    不過建築體依然是新建的就是了。


    伴隨著超時的城內遊蕩,以及遙遠路途沒有開的豬排店,下午的行程理所當然地變更成了市區內的さざえ堂。雖說如此,在不便的大眾運輸下依然要花快一小時移動。
    さざえ堂是個觀音堂,有著獨特的雙螺旋結構,上下的道路完全不會碰面。好幾年前看Chris的頻道介紹時,雪中的木作堂,奇特的工程結構,就決定未來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實際上,他特別嗎?確實蠻特別的,但照片難以捕捉出美感,如果沒有特別的背景知識,走起來也不會個別感到奇特之處。怎麼說呢,有種圖紙與技術上的魄力,但沒有進到那樣的儀式,好像無法特別體會出什麼。


-會津夜遊:酒精與人的故事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行程,起因於在飯店看到地區商店街開催活動,可以用2000塊的價格體驗會津各式酒精文化。其中一個主打藝妓酒吧的商店吸引了注意,於是當晚就說服以小一起去探險了。
    穿過夜晚的住宅區,Google 定位在一棟稍嫌老舊但帶有花俏裝飾的大樓——帶有萬年大樓的氣息——電梯往上,看到門口的花紅招牌,妥妥的幸福川邊的氣息。
「怎麼辦,會不會被宰」「要回去嗎」
「反正就拿這這個傳單,超過2000一定跑路」
    結果裡面除了兩個店員完全沒有其他人,一進去就被招待到需要拖鞋的沙發區。「完了,要跑路都來不及了」當時是這麼想的。
    幸好似乎是好人。
    平常營業時會正裝和服藝妓打扮,但因為是年末年始所以沒有特別出裝(那為什麼還有營業啊?)。對那個傳單也不是很清楚,總之先把我們當一般客人接待的感覺,於是開啟了誤打誤撞的陪酒酒吧體驗。說實話與自己想像的情境有許多出入,每每看到類似的報導甚至田野紀錄,都描繪著一種「販賣愛情」的圖像,混雜著某種金錢、性,與依附的氣息。不過實際上會做的,就真的只是坐在你旁邊陪你聊天,不會有更多的什麼,甚至聊的內容可能比一些擦邊台還要健全。雖說如此,這樣的存在依然提供了超出預想的情緒價值(到底是怎麼訓練的阿),就算是語言破爛的我們依然可以聊得有那麼回事,卻又不是那樣黏膩的關係。可以想像為什麼會有人一而再地出現在店裡。
    另外也透過這個機會小小的看見了現代藝伎的運營方式,原來還有類似事務所之類的機構在訓練藝妓,派遣到各個表演場地或餐廳。有點像偶像的經營方式(?

    因為第一天玩得很開心,所以決定把手冊裡面兩個章集完。
    原本還在想要不要去居酒屋順便吃晚餐就好,但我們的社牛劉大覺得可以再去一次社交bar,於是乎選定了手冊裡面唯二有標註聊天酒吧的bar(而另一家就是藝妓酒吧)。走到和昨天相近的區域,不過這次不是萬年大樓,而是一個低調裝潢的獨棟店面。結果又猶豫了一次。
    「會不會太高級阿」推開了一次門,厚重的木質吧檯與撲鼻的煙味,反射性的把門關了回去,
「怎麼辦」「阿不然就和昨天一樣?」
    2000元的菜單是一杯簡單的沙瓦與一些下酒菜,前半段只有在跟以小聊自己的東西,吧檯的另一邊有一位大姊正在和老闆說自己的事情。當以為這次大概沒什麼機會聊到天,一個奇怪的契機把話題跟隔壁大姐接上了,而正是在這時候,劉大哥(對,一個韓裔日本人,也姓劉)進店了,似乎是這邊的常客,也似乎是個大社牛,跟這邊的劉大哥(以小)特別投緣的樣子,所以幾個人話題就這樣轉起來了。原本2000set的時間到了,準備閃人的時候,劉大哥反手請了一波蘇格蘭咖啡(然後我大概是蹭到了)
    有夠好喝,老闆是master。
    就這樣慢慢喝到劉大哥先走了,另一位大哥(他到最後都不透漏名子)帶了一支酒過來,沒想到是請大家呵。似乎是季節+地區限定的大吟釀,同樣是有夠好喝,而且之後不管去哪邊都一直沒找到那隻酒,已經成為傳說。連續被請兩杯酒,準備收尾的時候,大姐好像也想請一杯,真的感覺是小朋友誤打誤撞到酒吧被投餵的感覺。最後結帳的時候,發現帳單已經被劉大哥結掉了,挖喔。

-大內宿:驛站的茅葺,屋頂的雪
    在這個江戶時期的驛站,被稱為三大茅葺聚落的地方,或許不如合掌村有名,但也足以一窺當時的氛圍氣。

    傳統的茅草屋頂上厚厚的雪,時不時可以聽到落雪的聲音。聚落是淨直一排的家屋,以文化保護出發,人為的,有些刻意的保存了下來。失去驛站的功能後,店家大概被分成了食堂與土產店,除此之外只有一間當地歷史文物館。雖說如此,在這個不大的聚落中依然探索了半天。零下的天氣讓太陽的直射反而溫暖而明亮,屋簷的冰椎滴下點點水珠,在小小的溝裡流動。店裡的老奶奶,緩慢的剝著橘子,慈祥的守望著街道。柴火劈啪響,吃著橡實麻糬與當地特產的大蔥麵,在白色的雪地裡的棕色木與木造間,嘴裡辣辣的。


    

    距離村落小小距離處有座名為高倉的神社。走進雪地,凍結的參道讓求道的氣更加神聖,在一片杉樹的圍繞中,鳥居成載著積雪,搖鈴的聲音被雪吸收,自然與神道共構了這片神域的寧靜。

    在公車開走前買了一瓶大吟釀,與在會津買下的和果子,手中多出的行李在暗示著,旅行已經接近尾聲。

-番外:吃的東西

在仙台的第一個晚上,果然還是該吃牛舌。

被以小評價為珍珠奶茶的碗豆奶昔

松島的海,牡蠣、牡蠣,與牡蠣


年越しそば

在沒有路燈的街上尋不著蕎麥麵店,在超市買了打折的麵裝在塑膠碗,以及難得有廚房於是想煮點東西的慾望,年夜飯以一個神奇的組合完成了。


還有青旅的早餐









登上山寺前吃了暖暖的蕎麥麵,滷豬腳的滋味好久不見

盤越線上的火車便當(然後還沒發車就吃完了)

野口的青春

喜多方(嗎)拉麵 不鹹 讚

大蔥..麵

-後記:一些遺珠

    關於東北,原本想去沒有去到的地方,或者可以再訪的地方都有不少。首先是年前年後關閉的東北大、進不去的藝工大;從之前在東北大交換的朋友聽說,夏天的山寺是不同景色;而排程最後沒放進去的狐狸村,原本去福島一定要去看看的核災科學館。林林總總,或許在未來的未來會再次造訪東北。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東京喧囂旅 JP.003

新地方,老話題

はたちの誓い X タイムカプセル (20歲的誓言 X 時空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