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尾聲:與家人 / 一個人
這篇文寫作尾聲,其實是從旅遊切換到生活,一種心態上的交代。 -與家人 湘南的空氣是夏日最後的灼熱,刺痛,卻又有種不捨。走在黃說一定要走的稲村ケ崎,夕陽漸漸落。 父說這大概是最後一次家族出國旅遊,交給我安排。 大概在很小的時候,還會和家人一起爬山的時候,模糊的印象中好像曾有一句:「珍惜這個時候,以後都只會和朋友玩了,和家人出來玩的機會只會愈來愈少。」對於當時對於旅遊的唯一定義是跟家人出去玩的自己而言,大概是難以想像的。難以想像自己會成為安排家族旅遊的人,更難以想像現在的自己,居然已經不確定家人會想去哪些地方。 打開熟悉的Google Docs. 準備安排,卻是那樣地不熟悉。混雜了一點宜蘭行時的顧慮;參雜著可以不用花自己錢的貪心;面對的是不同 ——與記憶中不同——的旅伴。孩時不願逗留的自然景致?但或現在父母已經沒有體力走跳山林;平時需要花不少預算才能逛的各式展覽?確實這麼做了,但以自己逛博物館的習性,坐在一旁乾等的家人,愈發的覺得是不是該自己來就好。本著一貫的性格,塞滿自己想去的地方。被問行程時的煩躁依舊,但卻多了一絲憂愁,好像自己應該更珍惜一點,是不是該多一點互動?在孩提時代般的任性安排之間,是不是該多顧慮些 什麼 ?但在這樣提問自己的時刻,卻也愈發的覺得自己並做不到這些。 這樣說來,每當認為自己選擇自己先於家人之後,總會有種後悔感。 但回到那個當下,如果無法追隨自己的意志,總會有種煩躁感。 或許是「 最後一次」這個重量所大來的壓力,又或許是小時候「只會愈來愈少」這樣的負面連結,回想著所謂最後的旅程,總是會有某種程度的後悔,覺得自己好像能多做點或多考量點 什麼 。 但或許,這就是現階段的自己能夠做的。畢竟是 最後 ,大概是一定會帶有些後悔的。 2024.09.05 江之島 -一個人 租屋處像個密封的罐子,把人的思緒緊緊的鎖在四疊半的惆悵之間,空氣中的水分,讓人像溺水一般發不出聲音。...